征訂啟事
★新書簡介
《錢鏡清與水溶液全循環尿素工藝》敘述了筆者自1958年開始接觸尿素工藝,到參與國內中小型尿素裝置的設計、建設、生產和不斷改進完善的全過程,涵蓋了筆者從事尿素工作50余年的體會、認識,以及豐富的實踐經驗累積,是尿素行業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和生產工人不可多得的實用型工具書。
本書對《水溶液全循環工藝尿素裝置操作指南(2005年版)》進行了修訂,并增加了第一卷部分內容以及第四卷內容(全書分為四卷)。此新增內容主要為,介紹水溶液全循環尿素工藝技術的發展歷程,當時面臨的行業狀況,所進行的摸索和改進,以及筆者思想體系的形成、完善;論文部分則側重于對問題的分析,強調各項改進措施盡量不增加系統阻力的重要性,以及水平衡理念在改造和優化操作中的應用,以期形成更系統、全面而又具體的認識,加深行業人員對水溶液全循環工藝的理解,并為水溶液全循環工藝裝置的增產降耗、煥發新的活力提供支撐與參考。本書四部分內容簡介如下。
錢鏡清與水溶液全循環尿素工藝(第一卷) 從技術角度敘述了筆者參與國內中小型尿素裝置的設計、建設、生產和不斷改進完善的親身經歷,指出了原中小尿素裝置設計、生產過程中存在的眾多缺陷,并一一進行了更正。
水溶液全循環工藝尿素裝置操作指南(第二卷) 對水溶液全循環工藝原理,裝置工藝特點,安裝驗收檢查,試車投產,以及技術革新途徑等,作了全面的敘述,形成了完整的專家操作體系。
各崗位重點操作問答(第三卷) 精選各崗位重點操作問答252條,使尿素裝置操作人員更熟練地掌握尿素工藝的特點。
經典論文選編(第四卷) 精選筆者有代表性的技術論文33篇?偨Y了筆者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和技術創新的思想。
從1966年至上世紀80年代中期,筆者一直從事中尿裝置的生產工藝管理,1986年開始至今主要從事小尿素裝置的技術指導和技術開發工作,先后涉及全國28個中型尿素廠和78個小尿素廠。筆者以自己的實踐經驗并結合研究、設計部門的技術開發成果,通過相互借鑒,使傳統工藝裝置的生產能力和汽耗達到了新的水平,同時也探索和調整了各相關工序的操作工藝和方法,使新工藝更好地發揮節能效果。
本書理論結合實踐,闡述各崗位的操作原理和原則,強調操作中的注意事項,以及為什么要這樣操作,從而對不正常工況進行正確的判斷和處理,使尿素技術人員能更好地掌握切合尿素工藝特點的技術規范。使廣大技術人員對水溶液全循環工藝有全面的了解。
★規 格
大16開本(210×297),586頁,100余萬字,精裝壓膜印刷,單價¥100元。
★讀者群體
⑴ 適合水溶液全循環尿素生產企業的領導、工程技術人員、班組長、操作骨干和技術工人等;。.
⑵ 從事尿素工程設計、研究、開發和管理,以及配套服務的其他相關行業的人員。
★作者介紹
錢鏡清先生是我國尿素工業發展的見證人和參與者。原湘江氮肥廠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954年畢業于大連工學院化工系無機物專業。1958年開始在南化公司尿素中試裝置上學習,1959年赴前蘇聯學習尿素工藝,1961年在太原化肥廠(蘇援156項工程之一)指揮我國第一套半循環尿素裝置的開車投產,1970年1月在湘江氮肥廠指揮我國國產化第一套水溶液全循環工藝裝置的開車,之后曾參與十幾個中型裝置的開車,并走訪了絕大部分中尿工廠,協助化工部組織每兩年一次的尿素年會,以及參與了我國中尿裝置前后四個版本的審查工作。1986年開始參與小尿素裝置的開車和技術指導工作,前后以學習和指導的工作方式走訪了78個工廠,對中小尿素裝置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一一進行了更正。
作者從事尿素生產工藝工作50余年,對我國設計的中小尿素裝置有全方位的了解,發表過許多專題論文,編寫過不少專業書籍和資料等。因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深受廣大讀者歡迎。
★購書熱線
張儉( 13982113235 ) 電話(傳真):028-83667578 e-mail: nmtech@vip.163.com
★付款方式
通過郵局匯款:成都市青白江區怡湖芳鄰18棟8號(610300)
四川元豐化工技術咨詢有限公司發行部 張儉
通過銀行匯款:開戶行:工行成都市青白江區支行
帳 戶:四川元豐化工技術咨詢有限公司
帳 號:4402231009024838168
四川元豐化工技術咨詢有限公司
2012年4月
《錢鏡清與水溶液全循環尿素工藝》征訂單
★新書簡介
《錢鏡清與水溶液全循環尿素工藝》敘述了筆者自1958年開始接觸尿素工藝,到參與國內中小型尿素裝置的設計、建設、生產和不斷改進完善的全過程,涵蓋了筆者從事尿素工作50余年的體會、認識,以及豐富的實踐經驗累積,是尿素行業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和生產工人不可多得的實用型工具書。
本書對《水溶液全循環工藝尿素裝置操作指南(2005年版)》進行了修訂,并增加了第一卷部分內容以及第四卷內容(全書分為四卷)。此新增內容主要為,介紹水溶液全循環尿素工藝技術的發展歷程,當時面臨的行業狀況,所進行的摸索和改進,以及筆者思想體系的形成、完善;論文部分則側重于對問題的分析,強調各項改進措施盡量不增加系統阻力的重要性,以及水平衡理念在改造和優化操作中的應用,以期形成更系統、全面而又具體的認識,加深行業人員對水溶液全循環工藝的理解,并為水溶液全循環工藝裝置的增產降耗、煥發新的活力提供支撐與參考。本書四部分內容簡介如下。
錢鏡清與水溶液全循環尿素工藝(第一卷) 從技術角度敘述了筆者參與國內中小型尿素裝置的設計、建設、生產和不斷改進完善的親身經歷,指出了原中小尿素裝置設計、生產過程中存在的眾多缺陷,并一一進行了更正。
水溶液全循環工藝尿素裝置操作指南(第二卷) 對水溶液全循環工藝原理,裝置工藝特點,安裝驗收檢查,試車投產,以及技術革新途徑等,作了全面的敘述,形成了完整的專家操作體系。
各崗位重點操作問答(第三卷) 精選各崗位重點操作問答252條,使尿素裝置操作人員更熟練地掌握尿素工藝的特點。
經典論文選編(第四卷) 精選筆者有代表性的技術論文33篇?偨Y了筆者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和技術創新的思想。
從1966年至上世紀80年代中期,筆者一直從事中尿裝置的生產工藝管理,1986年開始至今主要從事小尿素裝置的技術指導和技術開發工作,先后涉及全國28個中型尿素廠和78個小尿素廠。筆者以自己的實踐經驗并結合研究、設計部門的技術開發成果,通過相互借鑒,使傳統工藝裝置的生產能力和汽耗達到了新的水平,同時也探索和調整了各相關工序的操作工藝和方法,使新工藝更好地發揮節能效果。
本書理論結合實踐,闡述各崗位的操作原理和原則,強調操作中的注意事項,以及為什么要這樣操作,從而對不正常工況進行正確的判斷和處理,使尿素技術人員能更好地掌握切合尿素工藝特點的技術規范。使廣大技術人員對水溶液全循環工藝有全面的了解。
★規 格
大16開本(210×297),586頁,100余萬字,精裝壓膜印刷,單價¥100元。
★讀者群體
⑴ 適合水溶液全循環尿素生產企業的領導、工程技術人員、班組長、操作骨干和技術工人等;。.
⑵ 從事尿素工程設計、研究、開發和管理,以及配套服務的其他相關行業的人員。
★作者介紹
錢鏡清先生是我國尿素工業發展的見證人和參與者。原湘江氮肥廠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954年畢業于大連工學院化工系無機物專業。1958年開始在南化公司尿素中試裝置上學習,1959年赴前蘇聯學習尿素工藝,1961年在太原化肥廠(蘇援156項工程之一)指揮我國第一套半循環尿素裝置的開車投產,1970年1月在湘江氮肥廠指揮我國國產化第一套水溶液全循環工藝裝置的開車,之后曾參與十幾個中型裝置的開車,并走訪了絕大部分中尿工廠,協助化工部組織每兩年一次的尿素年會,以及參與了我國中尿裝置前后四個版本的審查工作。1986年開始參與小尿素裝置的開車和技術指導工作,前后以學習和指導的工作方式走訪了78個工廠,對中小尿素裝置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一一進行了更正。
作者從事尿素生產工藝工作50余年,對我國設計的中小尿素裝置有全方位的了解,發表過許多專題論文,編寫過不少專業書籍和資料等。因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深受廣大讀者歡迎。
★購書熱線
張儉( 13982113235 ) 電話(傳真):028-83667578 e-mail: nmtech@vip.163.com
★付款方式
通過郵局匯款:成都市青白江區怡湖芳鄰18棟8號(610300)
四川元豐化工技術咨詢有限公司發行部 張儉
通過銀行匯款:開戶行:工行成都市青白江區支行
帳 戶:四川元豐化工技術咨詢有限公司
帳 號:4402231009024838168
四川元豐化工技術咨詢有限公司
2012年4月
《錢鏡清與水溶液全循環尿素工藝》征訂單
訂閱單位 或姓名 |
部門 | |||||||
詳細地址 | 郵編 | |||||||
聯系人 | 手機 | 電話 | ||||||
郵箱 | 傳真 | |||||||
書 名 | 單價 | 份數 | 合計金額 | 訂閱單位蓋章 | ||||
錢鏡清與水溶液 全循環尿素工藝 |
100元 | |||||||
附: 《錢鏡清與水溶液全循環尿素工藝》目錄
第1卷 錢鏡清與水溶液全循環尿素工藝
第一章 與水溶液全循環工藝共同成長
第二章 水溶液全循環法中型尿素裝置
第一節 水溶液全循環法中型尿素裝置的開發歷程
第二節 中型尿素裝置工藝方面的技術開發
第三章 水溶液全循環法小型尿素裝置
第一節 1986年以來小型尿素裝置的開發
第二節 小型尿素裝置工藝設計上的技術優勢
第三節 小型尿素裝置初始設計存在的問題
第四節 小型尿素裝置擴大生產能力和降低汽耗的措施
第四章 改進型水溶液全循環法尿素新工藝
第五章 科研和設計單位做的卓有成效的技術開發工作
第一節 高效合成塔板的開發
第二節 一段蒸發蒸汽洗滌技術
第三節 低壓深度水解技術
第四節 粒徑2mm占80%以上造粒噴頭的開發
第五節 大顆粒尿素技術的開發
第1卷 錢鏡清與水溶液全循環尿素工藝
第一章 與水溶液全循環工藝共同成長
第二章 水溶液全循環法中型尿素裝置
第一節 水溶液全循環法中型尿素裝置的開發歷程
第二節 中型尿素裝置工藝方面的技術開發
第三章 水溶液全循環法小型尿素裝置
第一節 1986年以來小型尿素裝置的開發
第二節 小型尿素裝置工藝設計上的技術優勢
第三節 小型尿素裝置初始設計存在的問題
第四節 小型尿素裝置擴大生產能力和降低汽耗的措施
第四章 改進型水溶液全循環法尿素新工藝
第五章 科研和設計單位做的卓有成效的技術開發工作
第一節 高效合成塔板的開發
第二節 一段蒸發蒸汽洗滌技術
第三節 低壓深度水解技術
第四節 粒徑2mm占80%以上造粒噴頭的開發
第五節 大顆粒尿素技術的開發
第2卷 水溶液全循環工藝尿素裝置操作指南
第1篇 水溶液全循環工藝在中國的發展歷程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中國尿素工藝的研究和尿素工業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 尿素生產工藝流程
第三節 水溶液全循環工藝流程說明
第四節 原料要求
第五節 水溶液全循環工藝(預蒸餾工藝)物料平衡圖
第二章 水溶液全循環工藝的基本原理和各工序操作條件的選擇
第一節 尿素合成
第二節 未反應物的分離和回收
第三節 尿素溶液的加工
第2篇 水溶液全循環尿素工藝原理和特點
第三章 水溶液全循環工藝的核心——系統水平衡
第一節 水平衡——工藝的核心
第二節 小尿素裝置的設計特點和操作注意事項
第三節 一吸塔的操作指導原則
第四章 小型尿素裝置工藝技術上的優點
第五章 生產過程中溶液介質的特點
第一節 分解系統溶液性質
第二節 循環吸收系統溶液性質
第三節 蒸發系統
第四節 液氨系統和循環一段的氨冷凝系統
第五節 小結——對系統保溫問題的分析
第六章 尿素裝置的特點
第一節 循環工序的高框架布置
第二節 工藝管路配置和系統管路蒸汽保溫
第三節 工藝設備的特點
第七章 尾氣防爆
第八章 產品質量
第九章 介質的腐蝕性
第3篇 裝置的安裝檢查和調試
第十章 裝置的安裝檢查和調試
第一節 主要工藝設備的安裝檢查
第二節 機泵單體試車的特殊要求
第三節 蒸發崗位氣密試驗和抽真空試驗
第四節 儀表系統調試
第五節 水聯動
第六節 水聯動結束后的設備整頓
第七節 合成塔升溫和鈍化
第十一章 裝置的開車和停車
第一節 化工投料試車
第二節 化工試車主要操作步驟:與正常生產開車相同
第三節 裝置正常生產主要工藝指標
第四節 系統短停和短停后的開車步驟
第五節 系統長停及處理
第4篇 各崗位操作指南
第十二章 CO2壓縮機
第一節 崗位任務和壓縮工藝流程
第二節 CO2氣體特性
第三節 CO2壓縮機與尿素工藝有關的一些性能
第四節 壓縮機基礎知識
第五節 壓縮機開車和停車
第六節 壓縮機不正常情況及處理
第七節 壓縮崗位安全生產注意事項
第十三章 泵房
第一節 崗位任務及輸液工藝流程和輸液量
第二節 離心泵
第三節 往復泵——柱塞泵
第四節 尿素裝置中氨泵操作注意事項和不正常工況的處理
第五節 一甲泵操作注意事項和不正常工況的處理
第六節 泵房與壓縮、合成、循環、蒸發崗位的操作配合
第七節 崗位安全操作
第十四章 合成
第一節 崗位任務
第二節 合成塔的正常操作調節
第三節 合成塔不正常工況的原因
第四節 合成塔維護保養——合成塔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第十五章 中壓分解回收段
第一節 崗位任務
第二節 中壓分解崗位操作
第三節 中壓吸收崗位操作
第四節 不正常工況的處理
第五節 氨冷凝器和液氨緩沖槽的操作
第六節 操作中安全注意事項
第十六章 低壓分解回收段
第一節 崗位任務
第二節 低壓分解崗位操作
第三節 低壓回收崗位操作
第四節 不正常工況的處理
第五節 尾氣吸收和解吸
第十七章 蒸發造粒
第一節 崗位任務
第二節 蒸發崗位操作
第三節 蒸發造粒崗位其他設備操作要點
第四節 蒸發造粒崗位不正常工況的原因
第五節 蒸發崗位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第5篇 操作的優化
第十八章 最優化操作
第一節 水溶液全循環工藝尿素裝置最優化操作的指導原則
第二節 降低氨耗的控制
第三節 產品質量控制
第四節 降低汽耗的途徑
第五節 安全生產控制
第6篇 計控和分析
第十九章 自控儀表
第一節 尿素生產裝置的儀表及其特點
第二節 常用儀表及故障處理
第三節 集散控制系統(DCS)簡介
第二十章 尿素工業分析
第一節 尿素生產控制分析
第二節 尿素生產系統查定
第三節 尿素成品檢驗注意事項
第1篇 水溶液全循環工藝在中國的發展歷程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中國尿素工藝的研究和尿素工業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 尿素生產工藝流程
第三節 水溶液全循環工藝流程說明
第四節 原料要求
第五節 水溶液全循環工藝(預蒸餾工藝)物料平衡圖
第二章 水溶液全循環工藝的基本原理和各工序操作條件的選擇
第一節 尿素合成
第二節 未反應物的分離和回收
第三節 尿素溶液的加工
第2篇 水溶液全循環尿素工藝原理和特點
第三章 水溶液全循環工藝的核心——系統水平衡
第一節 水平衡——工藝的核心
第二節 小尿素裝置的設計特點和操作注意事項
第三節 一吸塔的操作指導原則
第四章 小型尿素裝置工藝技術上的優點
第五章 生產過程中溶液介質的特點
第一節 分解系統溶液性質
第二節 循環吸收系統溶液性質
第三節 蒸發系統
第四節 液氨系統和循環一段的氨冷凝系統
第五節 小結——對系統保溫問題的分析
第六章 尿素裝置的特點
第一節 循環工序的高框架布置
第二節 工藝管路配置和系統管路蒸汽保溫
第三節 工藝設備的特點
第七章 尾氣防爆
第八章 產品質量
第九章 介質的腐蝕性
第3篇 裝置的安裝檢查和調試
第十章 裝置的安裝檢查和調試
第一節 主要工藝設備的安裝檢查
第二節 機泵單體試車的特殊要求
第三節 蒸發崗位氣密試驗和抽真空試驗
第四節 儀表系統調試
第五節 水聯動
第六節 水聯動結束后的設備整頓
第七節 合成塔升溫和鈍化
第十一章 裝置的開車和停車
第一節 化工投料試車
第二節 化工試車主要操作步驟:與正常生產開車相同
第三節 裝置正常生產主要工藝指標
第四節 系統短停和短停后的開車步驟
第五節 系統長停及處理
第4篇 各崗位操作指南
第十二章 CO2壓縮機
第一節 崗位任務和壓縮工藝流程
第二節 CO2氣體特性
第三節 CO2壓縮機與尿素工藝有關的一些性能
第四節 壓縮機基礎知識
第五節 壓縮機開車和停車
第六節 壓縮機不正常情況及處理
第七節 壓縮崗位安全生產注意事項
第十三章 泵房
第一節 崗位任務及輸液工藝流程和輸液量
第二節 離心泵
第三節 往復泵——柱塞泵
第四節 尿素裝置中氨泵操作注意事項和不正常工況的處理
第五節 一甲泵操作注意事項和不正常工況的處理
第六節 泵房與壓縮、合成、循環、蒸發崗位的操作配合
第七節 崗位安全操作
第十四章 合成
第一節 崗位任務
第二節 合成塔的正常操作調節
第三節 合成塔不正常工況的原因
第四節 合成塔維護保養——合成塔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第十五章 中壓分解回收段
第一節 崗位任務
第二節 中壓分解崗位操作
第三節 中壓吸收崗位操作
第四節 不正常工況的處理
第五節 氨冷凝器和液氨緩沖槽的操作
第六節 操作中安全注意事項
第十六章 低壓分解回收段
第一節 崗位任務
第二節 低壓分解崗位操作
第三節 低壓回收崗位操作
第四節 不正常工況的處理
第五節 尾氣吸收和解吸
第十七章 蒸發造粒
第一節 崗位任務
第二節 蒸發崗位操作
第三節 蒸發造粒崗位其他設備操作要點
第四節 蒸發造粒崗位不正常工況的原因
第五節 蒸發崗位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第5篇 操作的優化
第十八章 最優化操作
第一節 水溶液全循環工藝尿素裝置最優化操作的指導原則
第二節 降低氨耗的控制
第三節 產品質量控制
第四節 降低汽耗的途徑
第五節 安全生產控制
第6篇 計控和分析
第十九章 自控儀表
第一節 尿素生產裝置的儀表及其特點
第二節 常用儀表及故障處理
第三節 集散控制系統(DCS)簡介
第二十章 尿素工業分析
第一節 尿素生產控制分析
第二節 尿素生產系統查定
第三節 尿素成品檢驗注意事項
第3卷 各崗位重點操作問答
第一章 單體試車、水聯動和原始開車
1 用水試高壓氨泵和高壓甲銨泵時,在什么情況下會打不上壓力,以及泵體發生振動?
2 運轉設備如何配置變頻調速器?
3 水試氨泵、一甲泵、二甲泵時,如何測量泵的打液量,以及最小流量和最大流量?
4 為何用空氣試CO2壓縮機時,各段溫度不許超過140℃,如何操作把五段壓力試到15.0MPa?
5 為什么要做水聯動?水聯動前的準備工作有哪些?
6 用什么水做水聯動?為什么?
7 在水聯動時,如何調校好各流量測量點?
8 如何做好熱水—空氣聯動?
9 為什么做氣水聯動時,不能用CO2氣體?
10 熱水—空氣聯動時,如何校正壓力、溫度、流量以及自控調節點?
11 熱水—空氣聯動時,如何調整好CO2壓縮機各段不超溫超壓,及高、中、低壓三段系統不超壓?
12 熱水聯動時按什么指標來控制系統升溫速率?
13 如何操作使系統循環水升溫?
14 熱水—空氣聯動除連續運轉72h外,還應完成哪些工作,才能算完成熱水聯動工作?
15在熱水一空氣聯動時有哪些因素會造成一、二段超壓?如何處理?
16 熱水聯動時,合成塔上下溫度逐漸升到100℃時,還需繼續做什么工作?各步驟的操作應注意什么問題?
17 氣水聯動時,為何使合成塔不繼續升溫到150℃?
18 如何用蒸汽把合成塔繼續升溫到150℃?
19 合成塔在升溫升壓過程中,如遇到泄漏,應如何處理?循環段泄漏又當如何處理?
20 合成塔升溫結束(包含以后每次開車升溫),應做哪些善后?
21 熱水聯動后,循環系統應做哪些善后工作?
22 熱水聯動后,各運轉設備應做哪些善后工作?
23 合成塔用蒸汽升溫的方法和步驟?
24如何做蒸發工序的氣水聯動?氣水聯動前的準備工作?
25 如何做好蒸發的氣密性試驗?泄漏率多少,才能認為氣密性試驗合格?
26 蒸發氣水聯動時,真空度不達標有哪些因素?
27 蒸發崗位氣水聯動后,應做哪些善后工作?
28 蒸發崗位的保溫工作在什么階段才能開始?
29 蒸發造粒崗位如何試好夾套保溫蒸汽的暢通程度?
30 引高壓蒸汽至界區及進系統時操作注意事項?
31 引進循環水時操作注意事項?
32 引進脫鹽水時操作注意事項?
33 引氨之前為什么一段系統先要充壓、充液?
34 引進液氨時操作注意事項?
35 一段系統充壓工作如何操作?應注意什么?
36如何做氨升壓?如何避免升壓過程中塔頂超溫(大于190℃)
37 試說明投料入合成塔順序,為什么?停車順序呢?為何?
38 試說明合成塔短停后開車的投料順序,為什么?
39合成塔出料時工藝指標有何跡象?其他工序如何操作配合合成塔出料?
40合成塔檢漏蒸汽何時通入檢漏槽?如何檢查各點是否暢通?在什么時候檢漏蒸汽必須關閉?
41短停后為什么合成塔各點、一段系統各點要進水沖洗?沖洗點及順序?二段系統用什么泵沖洗?沖洗時注意事項?
42尿素裝置化工投料試車一次成功的標準是什么?
第二章 CO2壓縮機
1 五段式CO2壓縮機由CO2特性引起的危險段在哪里?操作中如何避免CO2液化?
2 CO2壓縮機三、四段超壓的緣由?
3 入口CO2氣體溫度高時,對CO2壓縮機打氣量有何影響?
4 壓縮機為什么各段都要進行排油水的操作?如何操作?
5壓縮崗位與尿素工藝有關的操作和控制項目有哪些?相互之間有什么關系?
6 CO2壓縮機帶有脫硫槽流程的操作注意事項有哪些?
7 壓縮機啟動前的準備工作及啟動后的操作?
8 如何調節壓縮機的打氣量?
9 壓縮機余隙容積的作用及影響?
10 壓縮機四、五段之間設置平衡段的作用?
11 壓縮機機身和氣缸潤滑系統的潤滑原理和作用?
12 CO2壓縮機有哪些聯鎖和訊號?
13 壓縮崗位向合成塔投料時操作注意事項有哪些?
14 如何查找壓縮機排氣量達不到設計要求的因素?
15 壓縮機某段出口超壓的原因和處理?
16 壓縮機某段出口壓力低的原因?
17 某段進氣溫度異常高的原因?
18 某段排氣溫度異常高的原因?
19 機身發出異響的原因和處理?
20 氣缸發出異常聲音的原因?
21 氣缸發熱的原因?(341)
22 油壓、油溫不正常的原因?
23 CO2純度過低和加防腐空氣過多時,對壓縮機操作有何影響?
24 停冷卻水時,壓縮機如何操作?
25突然停電時,壓縮機如何操作以免發生意外事故?
26 為什么壓縮機會發生液擊現象?
27壓縮機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28壓縮機本身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第三章 泵房
1 離心泵的工作原理
2 離心泵的效率是指什么?影響效率的因素?
3 輸送介質的物理性質對離心泵運行性能的影響?
4 何謂泵的汽蝕和汽蝕余量?操作離心泵時如何避免發生汽蝕
5 何謂離心泵的特性曲線?如何用特性曲線來調節泵的打液量
6 啟動離心泵前為什么要先開入口閥和關閉出口閥?
7 離心泵調節流量時,用出口閥還是入口閥?為什么?
8 離心泵打不上液,原因有哪些?
9 運行中如何維護離心泵?
10 尿素裝置柱塞泵的安裝特點?
11 柱塞泵的理論打液量和容積效率?
12 柱塞泵試車操作注意問題?
13 啟動柱塞泵前的操作要點?
14啟動一甲泵前除注意一般柱塞泵啟動操作要點外,還有什么
15 啟動氨泵時操作需注意什么?
16 如何防止柱塞泵的泵前汽蝕現象發生?
17 柱塞泵跳車的原因有哪些?跳車時如何操作?
18 柱塞泵啟動后打不上壓的原因?如何判斷和消除?
19 啟動氨泵的操作步驟?及送氨入塔的操作注意事項?
20 氨泵如何倒泵?
21 一甲泵如何倒泵?
22 一甲泵氣縛原因及處理?
23 二甲泵和氨水泵在裝置中的作用,在工藝流程中輸送什么溶液?從何處來,送何處去?
24 氨泵、一甲泵、二甲泵、氨水泵噸尿所需的輸液量?如小時產量20t,各泵打液量多少?開一臺泵夠不夠?
25 泵房如何配合合成塔試壓操作?
26 泵房如何配合循環系統的試壓操作?
27 泵房如何配合合成塔氨升壓、氨循環操作
28 泵房如何配合停送CO2操作?
29 系統短;蜷L停時,泵房操作要點?
30 合成塔原始開車和短停后開車的送料順序?
31 停合成塔時泵房的操作步驟?
32 液氨系統停車時,為什么不能切死兩頭?泵房在什么情況下會碰到此問題?應如何操作?
33 柱塞泵填料泄漏時,如何處理?
34 柱塞泵壓蓋密封泄漏時,如何處理?
35 泵房各液位槽的液位如何維持?為什么?
36 泵房如何合理地使用工藝水,以免含氨和尿素的工藝水不合理排放,增加氨的損耗?
37 氨泵缸體的沖刷腐蝕原因?
38 一甲泵缸體為什么會開裂?
39 交出氨泵或一甲泵檢修時,如何清洗泵體,不致卸開泵體時有氨或一甲液噴出傷人?
第四章 合成塔
1 試說明合成塔CO2投料前,合成塔預熱和氨升壓兩項準備工作的意義?
2 合成塔操作壓力確定的依據?
3 合成塔操作溫度選擇的依據?
4 合成塔投料操作的注意事項
5 合成塔壓力是否取決于P204閥的開關程度?
6 合成塔內篩板的作用?
7 轉化率和使用高效塔板的關系?
8 轉化率與使用等溫型合成塔內件的關系?
9 為什么說控制入塔物料比是操作合成塔的第一要素,是穩定合成塔工況的前提條件?
10 如何判斷NH3/CO2和H2O/CO2是合適的?
11 如何選擇合適的NH3/CO2?為什么?
12 H2O/CO2升高,會發生什么變化?
13在什么情況下會出現NH3/CO2過高或NH3/CO2過低的工況?如何判斷及處理?
14 DCS系統最優化調節的軟件系統如何自調入塔NH3/CO2和H2O/CO2?
15 如何提高合成塔的轉化率?
16 合成塔操作時為何要控制塔頂的壓力在20.0MPa?
17 合成塔轉化率下降可由什么指標及時判斷出來?
18 如何控制好合成塔安全生產?
19 如何維持合成塔在最低腐蝕率?
20 合成塔的使用期限為何規定為20年?
21 如何操作使P204(P4)閥不易損壞?
22 P4閥的安全操作開度為多少?
23 P4壓力調節閥及一段壓力調節閥的閥型?為何這樣選擇?
24 合成塔突然超壓時如何操作?
25 合成塔短停時如何操作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26 合成塔長停需排料時,為何以8.0MPa為界(即未達到8.0MPa時按正常排放至一段系統,而達到時向二段排放)
27 氨升壓過程中合成塔頂蓋或塔底三物料管線泄漏如何處理
28 合成塔在運行中突然發生泄漏如何處理?
29 檢漏蒸汽中發現漏氨時,如何處理?
30 當H2O/CO2高,影響轉化率時,如何調節合成塔操作?
31合成塔出料管在什么情況下會發生爆炸?
第五章 一段循環系統
1 水溶液全循環工藝采用三段分解、三段吸收的內容和原因
2為何要用預分離器?如何使預分離器內壓力盡量接近設計值?
3 預蒸餾流程的優點有哪些?
4 預蒸餾塔的工藝操作指標是?如何判斷預蒸餾工藝正常?
5 為什么預蒸餾工藝比預分離工藝節汽?
6 預分離—預蒸餾工藝流程的優勢是什么?
7預分離和預蒸餾工藝水平衡的不同點?操作上如何發揮預蒸餾工藝的優勢?
8 一分加底部為什么要通入二次空氣?開車時什么時候通入為好?入口應該在什么位置?
9 預蒸餾段使用規整填料,為什么會發生腐蝕?在一定生產負荷下,如何操作才不會發生腐蝕?
10 一、二分加熱器溫度自控,為什么不用尿液本身溫度,而用汽壓作為控制參數?
11 一分加內蒸汽側汽壓很高,而一分溫度又下降,是什么原因?應如何操作使一分溫度上升?
12 如何簡單判斷一段分解工況正常與否?
13 一分后溶液溫度下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4 一分液位波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5 一分氣相帶液的原因?
16 一分系統加量過多時,會發生哪些不正常工況?應如何處理,以盡量滿足生產要求?
17 預蒸餾塔蒸餾段溶液至一分加底部的物料管發生腐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8一吸塔加回流氨的作用?為何底回流只使用回流氨總量的10%
19 一吸外冷卻器的作用?
20 一吸外冷卻器未操作好的表征和原因?
21 一吸塔原始開車到正常投入運行的主要操作步驟?
22 如何正確地調節使一吸塔工況很快穩定下來?
23 一吸塔的熱平衡措施有幾個?從現在發展的工藝看,其中哪一個是最關鍵的?
24 一吸塔氣相CO2超標的可能因素(內因和外因)?
25 一吸塔底部溫度主要取決于什么因素?溫度高時如何調節?
26 一吸塔頂部2點溫度主要取決何因素,溫度高時如何調節?
27 一吸塔底部溫度低時,對整個操作有何影響?如何判斷和調節
28 一吸塔3點溫度高的原因,操作上如何調節?
29 一吸塔各點溫度都有微量波動是何原因?如何調節?
30 一吸塔液位不穩定的因素和調節原則是什么?
31 中壓系統超壓的原因?
32 一吸塔超壓嚴重時如何處理?
33 一段壓力下降受什么因素制約?
34 一段系統物料向外泄漏時如何處理?
35 一吸塔氨水加不進去如何處理?
36 回流氨加不進去如何處理?
37 一段壓力調節閥開度(30%以下)增大的原因和處理方法
38 氨冷凝器(碳鋼制)為什么會腐蝕?
39 氨冷凝器冷凝效率低,如何檢查出氨冷凝器水位不夠充滿?
40 一段尾氣爆炸的原因?如何調節,縮小爆炸區域或免于爆炸
41 一段尾氣系統的防爆措施在裝置中已經有設計的或改進后的設計有哪幾項?
42 系統長停時,氨冷凝器的循環水什么時候才能停用?
43 在冬季,如循環水溫度低,能減少循環水用量嗎(一般調度通知要停一臺水泵)?
44 惰洗器中有防爆板裝置,當防爆板自破后,設備、管路外有什么表征?
45 維持一段水平衡,其操作控制有哪些?
46 一段分解率達不到指標,如何能體現?如何調節至正常?
第六章 二段循環系統
1 二段分解氣溫度與氣相含水量的關系?
2 二段系統操作,維持系統水平衡的控制點有哪幾個?
3二分后尿液濃度高或低的原因?預蒸餾工藝中如何維持二分后尿液濃度在66.9%?此濃度值有什么含義?
4 如何制定二段的操作壓力和溫度?
5 二分后尿液能順利進入閃蒸槽內,需保持哪些指標?
6 二分后尿液溫度下降的原因?如何判斷和調節?
7 二分氣相帶液的原因及其危害?
8 二分液位波動由什么因素造成?
9 一冷液位波動的原因?
10如循環水運行工況正常,二甲液出現溫度高的原因?
11在預蒸餾工藝中,降低二甲液中CO2含量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調節使CO2在14%~15%?
12 如何避免一、二冷加水調節不穩定?為什么會發生此種工況
13 小尿素裝置中,一冷、二冷氣相為什么容易帶液?如何避免二冷氨水中CO2含量超標?
14 二段壓力控制(控制點在二冷后的氣相管上)在多少合適
15 在何時一段需往二段補壓?一段出氣應接在什么位置較好?
16 小尿裝置中,氨水中CO2超標的因素有哪幾項?如何解決
17 二段突然超壓的因素有哪些?
18 二段分解率如達不到指標,在何處能體現出來?如何調節?
19 二循一冷不加水,還需經常排放(液位高)是何原因?
第七章 尾吸和解吸系統(無深度水解裝置)
1 尾氣吸收塔在水溶液全循環工藝裝置中的作用?
2 尾吸塔放空管直接放空有何危害?
3 尾吸塔超壓和尾吸放空氣相帶液是什么原因造成?
4 尾吸塔外壁結霜在什么情況下會發生?
5 解吸塔的作用和解吸原理?
6 解吸塔工藝指標的確定?
7 解吸塔內部結構及各自的功能?
8 解吸液沸點與碳銨液濃度的關系?
9 解吸塔氣相含水量與何操作因素有關?如何維持二段水平衡
10 碳銨液濃度過高時對解吸塔操作有何危害?
11 碳銨液濃度低時對系統水平衡有什么影響?
12 解吸塔在開車、停車時如何操作?
13解吸冷凝系統設備布置位差需多少?回流液液封高度需多少
14 解吸塔加不上量的可能原因?
第八章 蒸發和造粒
1為何二分后尿液先經過閃蒸槽?閃蒸槽的作用是什么?
2 預分離工藝和預蒸餾工藝閃蒸前后尿液濃度及工藝指標是?
3 如何確保二分至閃蒸,閃蒸至蒸發一、二段尿液能順利流動?
4 試說明蒸汽噴射器的工作原理?
5 造粒用熔融尿素為什么要經過二段蒸發?
6 抽一、二段真空的操作要領和操作步驟是什么?
7 蒸發崗位的開車準備工作有哪些?
8 蒸發崗位的停車操作步驟?
9 尿液進入蒸發系統,如一段突然抽真空度較高(大于二段真空),會發生什么后果?
10 二段真空度如不達標,由哪些因素造成?
11 二段溫度提不起來,有什么原因?
12 二表冷用氨冷操作的注意事項?
13蒸發崗位要使縮二脲指標達一級品標準,如何操作?
14 成品含水量高的因素?
15 蒸發崗位工藝指標?
16 海拔較高地區,如云、貴等地,大氣壓較低,對二段真空度和產品質量有何影響?
17 如何操作使第一批產品就是合格品?
18 維持一段至二段U形管不結晶堵塞,如何操作?
19 如何操作可提高熔融泵的打液量?
20 試用離心泵的特性曲線,說明熔融泵加減量的操作?
21 國產尿素熔融泵是否有自調液位的性能?自調液位的原理?
22 熔融泵開車、停車時如何避免泵體發生結晶?
23 熔融泵短停時的操作注意事項?
24 熔融泵送造粒主線前的準備工作?如何送造粒?
25 開車時二段分離器不下液的原因?
26 增產時,U形管放大過多會有什么后果?
27 一、二段分離器后下液管各有什么特點?
28 熔融泵入口管路在什么情況下會發生汽蝕腐蝕?
29 尿素顆?招,成品中粉塵多的原因?
30 如何保證出塔顆粒不超溫,造粒過程中不吸收空氣中的水分
31 縮二脲含量高時,熔融泵和造粒系統會發生什么?
32 同樣生產負荷和噴頭轉數下,冬季和夏季成品粒徑有何不同
33 如何防止尿素在包裝袋內結塊?
1 用水試高壓氨泵和高壓甲銨泵時,在什么情況下會打不上壓力,以及泵體發生振動?
2 運轉設備如何配置變頻調速器?
3 水試氨泵、一甲泵、二甲泵時,如何測量泵的打液量,以及最小流量和最大流量?
4 為何用空氣試CO2壓縮機時,各段溫度不許超過140℃,如何操作把五段壓力試到15.0MPa?
5 為什么要做水聯動?水聯動前的準備工作有哪些?
6 用什么水做水聯動?為什么?
7 在水聯動時,如何調校好各流量測量點?
8 如何做好熱水—空氣聯動?
9 為什么做氣水聯動時,不能用CO2氣體?
10 熱水—空氣聯動時,如何校正壓力、溫度、流量以及自控調節點?
11 熱水—空氣聯動時,如何調整好CO2壓縮機各段不超溫超壓,及高、中、低壓三段系統不超壓?
12 熱水聯動時按什么指標來控制系統升溫速率?
13 如何操作使系統循環水升溫?
14 熱水—空氣聯動除連續運轉72h外,還應完成哪些工作,才能算完成熱水聯動工作?
15在熱水一空氣聯動時有哪些因素會造成一、二段超壓?如何處理?
16 熱水聯動時,合成塔上下溫度逐漸升到100℃時,還需繼續做什么工作?各步驟的操作應注意什么問題?
17 氣水聯動時,為何使合成塔不繼續升溫到150℃?
18 如何用蒸汽把合成塔繼續升溫到150℃?
19 合成塔在升溫升壓過程中,如遇到泄漏,應如何處理?循環段泄漏又當如何處理?
20 合成塔升溫結束(包含以后每次開車升溫),應做哪些善后?
21 熱水聯動后,循環系統應做哪些善后工作?
22 熱水聯動后,各運轉設備應做哪些善后工作?
23 合成塔用蒸汽升溫的方法和步驟?
24如何做蒸發工序的氣水聯動?氣水聯動前的準備工作?
25 如何做好蒸發的氣密性試驗?泄漏率多少,才能認為氣密性試驗合格?
26 蒸發氣水聯動時,真空度不達標有哪些因素?
27 蒸發崗位氣水聯動后,應做哪些善后工作?
28 蒸發崗位的保溫工作在什么階段才能開始?
29 蒸發造粒崗位如何試好夾套保溫蒸汽的暢通程度?
30 引高壓蒸汽至界區及進系統時操作注意事項?
31 引進循環水時操作注意事項?
32 引進脫鹽水時操作注意事項?
33 引氨之前為什么一段系統先要充壓、充液?
34 引進液氨時操作注意事項?
35 一段系統充壓工作如何操作?應注意什么?
36如何做氨升壓?如何避免升壓過程中塔頂超溫(大于190℃)
37 試說明投料入合成塔順序,為什么?停車順序呢?為何?
38 試說明合成塔短停后開車的投料順序,為什么?
39合成塔出料時工藝指標有何跡象?其他工序如何操作配合合成塔出料?
40合成塔檢漏蒸汽何時通入檢漏槽?如何檢查各點是否暢通?在什么時候檢漏蒸汽必須關閉?
41短停后為什么合成塔各點、一段系統各點要進水沖洗?沖洗點及順序?二段系統用什么泵沖洗?沖洗時注意事項?
42尿素裝置化工投料試車一次成功的標準是什么?
第二章 CO2壓縮機
1 五段式CO2壓縮機由CO2特性引起的危險段在哪里?操作中如何避免CO2液化?
2 CO2壓縮機三、四段超壓的緣由?
3 入口CO2氣體溫度高時,對CO2壓縮機打氣量有何影響?
4 壓縮機為什么各段都要進行排油水的操作?如何操作?
5壓縮崗位與尿素工藝有關的操作和控制項目有哪些?相互之間有什么關系?
6 CO2壓縮機帶有脫硫槽流程的操作注意事項有哪些?
7 壓縮機啟動前的準備工作及啟動后的操作?
8 如何調節壓縮機的打氣量?
9 壓縮機余隙容積的作用及影響?
10 壓縮機四、五段之間設置平衡段的作用?
11 壓縮機機身和氣缸潤滑系統的潤滑原理和作用?
12 CO2壓縮機有哪些聯鎖和訊號?
13 壓縮崗位向合成塔投料時操作注意事項有哪些?
14 如何查找壓縮機排氣量達不到設計要求的因素?
15 壓縮機某段出口超壓的原因和處理?
16 壓縮機某段出口壓力低的原因?
17 某段進氣溫度異常高的原因?
18 某段排氣溫度異常高的原因?
19 機身發出異響的原因和處理?
20 氣缸發出異常聲音的原因?
21 氣缸發熱的原因?(341)
22 油壓、油溫不正常的原因?
23 CO2純度過低和加防腐空氣過多時,對壓縮機操作有何影響?
24 停冷卻水時,壓縮機如何操作?
25突然停電時,壓縮機如何操作以免發生意外事故?
26 為什么壓縮機會發生液擊現象?
27壓縮機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28壓縮機本身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第三章 泵房
1 離心泵的工作原理
2 離心泵的效率是指什么?影響效率的因素?
3 輸送介質的物理性質對離心泵運行性能的影響?
4 何謂泵的汽蝕和汽蝕余量?操作離心泵時如何避免發生汽蝕
5 何謂離心泵的特性曲線?如何用特性曲線來調節泵的打液量
6 啟動離心泵前為什么要先開入口閥和關閉出口閥?
7 離心泵調節流量時,用出口閥還是入口閥?為什么?
8 離心泵打不上液,原因有哪些?
9 運行中如何維護離心泵?
10 尿素裝置柱塞泵的安裝特點?
11 柱塞泵的理論打液量和容積效率?
12 柱塞泵試車操作注意問題?
13 啟動柱塞泵前的操作要點?
14啟動一甲泵前除注意一般柱塞泵啟動操作要點外,還有什么
15 啟動氨泵時操作需注意什么?
16 如何防止柱塞泵的泵前汽蝕現象發生?
17 柱塞泵跳車的原因有哪些?跳車時如何操作?
18 柱塞泵啟動后打不上壓的原因?如何判斷和消除?
19 啟動氨泵的操作步驟?及送氨入塔的操作注意事項?
20 氨泵如何倒泵?
21 一甲泵如何倒泵?
22 一甲泵氣縛原因及處理?
23 二甲泵和氨水泵在裝置中的作用,在工藝流程中輸送什么溶液?從何處來,送何處去?
24 氨泵、一甲泵、二甲泵、氨水泵噸尿所需的輸液量?如小時產量20t,各泵打液量多少?開一臺泵夠不夠?
25 泵房如何配合合成塔試壓操作?
26 泵房如何配合循環系統的試壓操作?
27 泵房如何配合合成塔氨升壓、氨循環操作
28 泵房如何配合停送CO2操作?
29 系統短;蜷L停時,泵房操作要點?
30 合成塔原始開車和短停后開車的送料順序?
31 停合成塔時泵房的操作步驟?
32 液氨系統停車時,為什么不能切死兩頭?泵房在什么情況下會碰到此問題?應如何操作?
33 柱塞泵填料泄漏時,如何處理?
34 柱塞泵壓蓋密封泄漏時,如何處理?
35 泵房各液位槽的液位如何維持?為什么?
36 泵房如何合理地使用工藝水,以免含氨和尿素的工藝水不合理排放,增加氨的損耗?
37 氨泵缸體的沖刷腐蝕原因?
38 一甲泵缸體為什么會開裂?
39 交出氨泵或一甲泵檢修時,如何清洗泵體,不致卸開泵體時有氨或一甲液噴出傷人?
第四章 合成塔
1 試說明合成塔CO2投料前,合成塔預熱和氨升壓兩項準備工作的意義?
2 合成塔操作壓力確定的依據?
3 合成塔操作溫度選擇的依據?
4 合成塔投料操作的注意事項
5 合成塔壓力是否取決于P204閥的開關程度?
6 合成塔內篩板的作用?
7 轉化率和使用高效塔板的關系?
8 轉化率與使用等溫型合成塔內件的關系?
9 為什么說控制入塔物料比是操作合成塔的第一要素,是穩定合成塔工況的前提條件?
10 如何判斷NH3/CO2和H2O/CO2是合適的?
11 如何選擇合適的NH3/CO2?為什么?
12 H2O/CO2升高,會發生什么變化?
13在什么情況下會出現NH3/CO2過高或NH3/CO2過低的工況?如何判斷及處理?
14 DCS系統最優化調節的軟件系統如何自調入塔NH3/CO2和H2O/CO2?
15 如何提高合成塔的轉化率?
16 合成塔操作時為何要控制塔頂的壓力在20.0MPa?
17 合成塔轉化率下降可由什么指標及時判斷出來?
18 如何控制好合成塔安全生產?
19 如何維持合成塔在最低腐蝕率?
20 合成塔的使用期限為何規定為20年?
21 如何操作使P204(P4)閥不易損壞?
22 P4閥的安全操作開度為多少?
23 P4壓力調節閥及一段壓力調節閥的閥型?為何這樣選擇?
24 合成塔突然超壓時如何操作?
25 合成塔短停時如何操作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26 合成塔長停需排料時,為何以8.0MPa為界(即未達到8.0MPa時按正常排放至一段系統,而達到時向二段排放)
27 氨升壓過程中合成塔頂蓋或塔底三物料管線泄漏如何處理
28 合成塔在運行中突然發生泄漏如何處理?
29 檢漏蒸汽中發現漏氨時,如何處理?
30 當H2O/CO2高,影響轉化率時,如何調節合成塔操作?
31合成塔出料管在什么情況下會發生爆炸?
第五章 一段循環系統
1 水溶液全循環工藝采用三段分解、三段吸收的內容和原因
2為何要用預分離器?如何使預分離器內壓力盡量接近設計值?
3 預蒸餾流程的優點有哪些?
4 預蒸餾塔的工藝操作指標是?如何判斷預蒸餾工藝正常?
5 為什么預蒸餾工藝比預分離工藝節汽?
6 預分離—預蒸餾工藝流程的優勢是什么?
7預分離和預蒸餾工藝水平衡的不同點?操作上如何發揮預蒸餾工藝的優勢?
8 一分加底部為什么要通入二次空氣?開車時什么時候通入為好?入口應該在什么位置?
9 預蒸餾段使用規整填料,為什么會發生腐蝕?在一定生產負荷下,如何操作才不會發生腐蝕?
10 一、二分加熱器溫度自控,為什么不用尿液本身溫度,而用汽壓作為控制參數?
11 一分加內蒸汽側汽壓很高,而一分溫度又下降,是什么原因?應如何操作使一分溫度上升?
12 如何簡單判斷一段分解工況正常與否?
13 一分后溶液溫度下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4 一分液位波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5 一分氣相帶液的原因?
16 一分系統加量過多時,會發生哪些不正常工況?應如何處理,以盡量滿足生產要求?
17 預蒸餾塔蒸餾段溶液至一分加底部的物料管發生腐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8一吸塔加回流氨的作用?為何底回流只使用回流氨總量的10%
19 一吸外冷卻器的作用?
20 一吸外冷卻器未操作好的表征和原因?
21 一吸塔原始開車到正常投入運行的主要操作步驟?
22 如何正確地調節使一吸塔工況很快穩定下來?
23 一吸塔的熱平衡措施有幾個?從現在發展的工藝看,其中哪一個是最關鍵的?
24 一吸塔氣相CO2超標的可能因素(內因和外因)?
25 一吸塔底部溫度主要取決于什么因素?溫度高時如何調節?
26 一吸塔頂部2點溫度主要取決何因素,溫度高時如何調節?
27 一吸塔底部溫度低時,對整個操作有何影響?如何判斷和調節
28 一吸塔3點溫度高的原因,操作上如何調節?
29 一吸塔各點溫度都有微量波動是何原因?如何調節?
30 一吸塔液位不穩定的因素和調節原則是什么?
31 中壓系統超壓的原因?
32 一吸塔超壓嚴重時如何處理?
33 一段壓力下降受什么因素制約?
34 一段系統物料向外泄漏時如何處理?
35 一吸塔氨水加不進去如何處理?
36 回流氨加不進去如何處理?
37 一段壓力調節閥開度(30%以下)增大的原因和處理方法
38 氨冷凝器(碳鋼制)為什么會腐蝕?
39 氨冷凝器冷凝效率低,如何檢查出氨冷凝器水位不夠充滿?
40 一段尾氣爆炸的原因?如何調節,縮小爆炸區域或免于爆炸
41 一段尾氣系統的防爆措施在裝置中已經有設計的或改進后的設計有哪幾項?
42 系統長停時,氨冷凝器的循環水什么時候才能停用?
43 在冬季,如循環水溫度低,能減少循環水用量嗎(一般調度通知要停一臺水泵)?
44 惰洗器中有防爆板裝置,當防爆板自破后,設備、管路外有什么表征?
45 維持一段水平衡,其操作控制有哪些?
46 一段分解率達不到指標,如何能體現?如何調節至正常?
第六章 二段循環系統
1 二段分解氣溫度與氣相含水量的關系?
2 二段系統操作,維持系統水平衡的控制點有哪幾個?
3二分后尿液濃度高或低的原因?預蒸餾工藝中如何維持二分后尿液濃度在66.9%?此濃度值有什么含義?
4 如何制定二段的操作壓力和溫度?
5 二分后尿液能順利進入閃蒸槽內,需保持哪些指標?
6 二分后尿液溫度下降的原因?如何判斷和調節?
7 二分氣相帶液的原因及其危害?
8 二分液位波動由什么因素造成?
9 一冷液位波動的原因?
10如循環水運行工況正常,二甲液出現溫度高的原因?
11在預蒸餾工藝中,降低二甲液中CO2含量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調節使CO2在14%~15%?
12 如何避免一、二冷加水調節不穩定?為什么會發生此種工況
13 小尿素裝置中,一冷、二冷氣相為什么容易帶液?如何避免二冷氨水中CO2含量超標?
14 二段壓力控制(控制點在二冷后的氣相管上)在多少合適
15 在何時一段需往二段補壓?一段出氣應接在什么位置較好?
16 小尿裝置中,氨水中CO2超標的因素有哪幾項?如何解決
17 二段突然超壓的因素有哪些?
18 二段分解率如達不到指標,在何處能體現出來?如何調節?
19 二循一冷不加水,還需經常排放(液位高)是何原因?
第七章 尾吸和解吸系統(無深度水解裝置)
1 尾氣吸收塔在水溶液全循環工藝裝置中的作用?
2 尾吸塔放空管直接放空有何危害?
3 尾吸塔超壓和尾吸放空氣相帶液是什么原因造成?
4 尾吸塔外壁結霜在什么情況下會發生?
5 解吸塔的作用和解吸原理?
6 解吸塔工藝指標的確定?
7 解吸塔內部結構及各自的功能?
8 解吸液沸點與碳銨液濃度的關系?
9 解吸塔氣相含水量與何操作因素有關?如何維持二段水平衡
10 碳銨液濃度過高時對解吸塔操作有何危害?
11 碳銨液濃度低時對系統水平衡有什么影響?
12 解吸塔在開車、停車時如何操作?
13解吸冷凝系統設備布置位差需多少?回流液液封高度需多少
14 解吸塔加不上量的可能原因?
第八章 蒸發和造粒
1為何二分后尿液先經過閃蒸槽?閃蒸槽的作用是什么?
2 預分離工藝和預蒸餾工藝閃蒸前后尿液濃度及工藝指標是?
3 如何確保二分至閃蒸,閃蒸至蒸發一、二段尿液能順利流動?
4 試說明蒸汽噴射器的工作原理?
5 造粒用熔融尿素為什么要經過二段蒸發?
6 抽一、二段真空的操作要領和操作步驟是什么?
7 蒸發崗位的開車準備工作有哪些?
8 蒸發崗位的停車操作步驟?
9 尿液進入蒸發系統,如一段突然抽真空度較高(大于二段真空),會發生什么后果?
10 二段真空度如不達標,由哪些因素造成?
11 二段溫度提不起來,有什么原因?
12 二表冷用氨冷操作的注意事項?
13蒸發崗位要使縮二脲指標達一級品標準,如何操作?
14 成品含水量高的因素?
15 蒸發崗位工藝指標?
16 海拔較高地區,如云、貴等地,大氣壓較低,對二段真空度和產品質量有何影響?
17 如何操作使第一批產品就是合格品?
18 維持一段至二段U形管不結晶堵塞,如何操作?
19 如何操作可提高熔融泵的打液量?
20 試用離心泵的特性曲線,說明熔融泵加減量的操作?
21 國產尿素熔融泵是否有自調液位的性能?自調液位的原理?
22 熔融泵開車、停車時如何避免泵體發生結晶?
23 熔融泵短停時的操作注意事項?
24 熔融泵送造粒主線前的準備工作?如何送造粒?
25 開車時二段分離器不下液的原因?
26 增產時,U形管放大過多會有什么后果?
27 一、二段分離器后下液管各有什么特點?
28 熔融泵入口管路在什么情況下會發生汽蝕腐蝕?
29 尿素顆?招,成品中粉塵多的原因?
30 如何保證出塔顆粒不超溫,造粒過程中不吸收空氣中的水分
31 縮二脲含量高時,熔融泵和造粒系統會發生什么?
32 同樣生產負荷和噴頭轉數下,冬季和夏季成品粒徑有何不同
33 如何防止尿素在包裝袋內結塊?
第4卷 經典論文選編
小尿素裝置在技術改造中的誤區
水溶液全循環尿素裝置二段循環工藝指標的確定及其不正常工況的剖析
高效回收熱能的水溶液全循環尿素新工藝
水溶液全循環尿素裝置蒸發造粒系統技改綜述
用水溶液全循環法節能新工藝改造青島天柱化肥分公司現有尿素裝置的技術方案
水溶液全循環尿素工藝在中國的發展
水溶液全循環尿素裝置增產節能的途徑
對尿塔制造新規定的討論和尿塔爆炸初探
水溶液全循環尿素裝置技改應注意的問題
尿塔安全生產討論
預分離-預蒸餾流程的水溶液全循環尿素裝置一、二段工藝指標的調整
預蒸餾工藝裝置中增設預分離器后能節汽的原因分析
增產后預蒸餾塔幾例腐蝕現象分析
水溶液全循環尿素裝置增產節能改造體會
水溶液全循環尿素裝置降低氨耗的措施
尿素裝置技改中如何發揮預分離器的作用
淺析尿素裝置一吸外冷器的操作與控制
再談尿素合成塔爆炸原因
預蒸餾塔各種腐蝕原因剖析
水溶液全循環法尿素裝置各種增產節能技術評價
水溶液全循環尿素工藝技術在中國的發展——紀念中
深度水解技術對水溶液全循環尿素裝置系統水平衡影響探討
中國尿素工業誕辰50周年
Q-1100中國式改良型水溶液全循環法尿素生產工藝
水溶液全循環尿素裝置蒸發系統采用氨汽提法尿液濃縮工藝熱量平衡的探討
對水溶液全循環法尿素工藝的再認識——記Q-1100節能工藝的誕生
水溶液全循環法尿素裝置中幾個不被重視的工藝設備問題
冀州銀海二尿裝置噸尿汽耗900kg剖析
水溶液全循環法尿素裝置的優化操作
水溶液全循環法尿素工藝中一吸塔的穩定操作
冀州銀海公司二尿裝置降低汽耗潛力探討
水溶液全循環法尿素工藝在我國45年的發展歷程——并記Q-1100節能型水溶液全循環法尿素工藝
提高尿塔轉化率的技術發展趨勢
中尿裝置增產節能技改使用Q-1100工藝概況
小尿素裝置在技術改造中的誤區
水溶液全循環尿素裝置二段循環工藝指標的確定及其不正常工況的剖析
高效回收熱能的水溶液全循環尿素新工藝
水溶液全循環尿素裝置蒸發造粒系統技改綜述
用水溶液全循環法節能新工藝改造青島天柱化肥分公司現有尿素裝置的技術方案
水溶液全循環尿素工藝在中國的發展
水溶液全循環尿素裝置增產節能的途徑
對尿塔制造新規定的討論和尿塔爆炸初探
水溶液全循環尿素裝置技改應注意的問題
尿塔安全生產討論
預分離-預蒸餾流程的水溶液全循環尿素裝置一、二段工藝指標的調整
預蒸餾工藝裝置中增設預分離器后能節汽的原因分析
增產后預蒸餾塔幾例腐蝕現象分析
水溶液全循環尿素裝置增產節能改造體會
水溶液全循環尿素裝置降低氨耗的措施
尿素裝置技改中如何發揮預分離器的作用
淺析尿素裝置一吸外冷器的操作與控制
再談尿素合成塔爆炸原因
預蒸餾塔各種腐蝕原因剖析
水溶液全循環法尿素裝置各種增產節能技術評價
水溶液全循環尿素工藝技術在中國的發展——紀念中
深度水解技術對水溶液全循環尿素裝置系統水平衡影響探討
中國尿素工業誕辰50周年
Q-1100中國式改良型水溶液全循環法尿素生產工藝
水溶液全循環尿素裝置蒸發系統采用氨汽提法尿液濃縮工藝熱量平衡的探討
對水溶液全循環法尿素工藝的再認識——記Q-1100節能工藝的誕生
水溶液全循環法尿素裝置中幾個不被重視的工藝設備問題
冀州銀海二尿裝置噸尿汽耗900kg剖析
水溶液全循環法尿素裝置的優化操作
水溶液全循環法尿素工藝中一吸塔的穩定操作
冀州銀海公司二尿裝置降低汽耗潛力探討
水溶液全循環法尿素工藝在我國45年的發展歷程——并記Q-1100節能型水溶液全循環法尿素工藝
提高尿塔轉化率的技術發展趨勢
中尿裝置增產節能技改使用Q-1100工藝概況